告诉城内的老百姓,想吃饱饭住上舒适的房子吗?来当兵吧……想让家人从此告别节衣缩食忍饥挨饿的日子吗?来当兵吧……想保家卫国手刃仇人吗?来当兵吧……
总之一句话,想活命的就来当兵。
煽动性的言语加上严酷的现实,让相当一部分人选择了前往军营,年龄嘛……参差不齐,大的四十多小的不过十七八。
兵源素质有待提高,眼下只好将就了,幸亏有充足的时间供他们训练,战斗力起码能够保证。
除了当兵的,石林还给那些有一技之长者提供了机会,你会木匠吗?到军队来,那里同样可以给你吃饱穿暖的机会。
如今由他设计的最新式投石车经过反复实验,使用寿命得到了极大增强,不仅如此,他还在底部装了四个轮子,平时可以活动,这样灵活性得到大为改观。
其实这是他为后续反攻提前做的装备。
弹丸也不仅局限于石块,例如燃烧物均可使用。
除了木匠、铁匠,泥瓦匠也得以大显身手,天寒地冻本不该大兴土木,热胀冷缩下,结构到了夏季会发生变化,可石林没有这个时间。
他必须利用难得的喘息机会加强防御,为每座城市增设了望楼、射击孔,扩建城墙、增加轨道,让一些重物可以直接运上城墙。
防御手段也变得丰富多样,专门熬制的热油能够被直接吊上城头。
半人高的石块紧贴城墙有个滑轨,人在后面推着就能上去,到了城头安置箱位置略高,向下斜坡,平时用木板阻隔,用时将挡板抽出即可。
间距每五米一个,圆滚滚的石球上面还能淋上热油,随时变成火球。
就这样抄家所得的银两,只一个冬季就被石林花去了大半,要想完全达到心中预期标准,起码还需数百万两才行。
石林首次开始为钱的问题犯起了难。
如今大刀阔斧的改革已如火如荼的展开,无论如何都不能停止,否则必前功尽弃,难得的好局毁于一旦,他必须找到一个稳定的财源。
为此想到了燕玲玲,薛荣不是说,有关那些大臣藏匿的金银地址都告诉她了吗?怎么许久也不见点动静?
难得的石林今天找到了师姐。
两人随同住一个屋檐下,见面机会却比以前少了许多,这不,燕玲玲一看石林主动上门,阴阳怪气的就没好脸色。
“呦,这不是石大忙人吗?怎么今天有空到我这来了?”
石林心里虽不觉理亏,可不知怎地,一旦面对燕玲玲他就自觉矮对方半头,唯唯诺诺的表情跃然于脸上。
“呵呵呵,师姐。您这话说哪去了?我再忙还能有您老人家忙?你可是我的财神爷,小的万万不敢怠慢!”
一边说着还一边斟茶倒水,一副奴才相,惹得燕玲玲心里很是受用。
“哦……我当是什么事呢?感情是缺钱花了?说吧……想要多少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