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但把几种比较正式的茗茶礼仪、需要注意的事项记得牢固,茶艺也学的十分到位。尤其是茶与环境的协调记得尤其清楚,松下怎么喝,竹林怎么品,还有梅开,雪霁等等,地点不一样,季节不一样,所喝的茶所用的器皿也不一样,她都记得一清二楚,背得滚瓜烂熟,不为喜欢,只为附庸风雅显高贵,或者有朝一日……不说你们也都懂的吧?
再之后是服饰礼仪,这就是云锦最喜欢的环节了。不过云溪学的也很认真,无他,古代的服饰制度和礼仪、管制牢牢地结合在一起,秋天都要去京城了,不好好学习一不小心得罪人怎么办?
首先,黄色,尤其是明黄色,那就是贵人的颜色,绿色的衣服则是下等人穿的,如果你用绿色的面料做衣,里子却用了黄色,那么你就颠倒了贵贱的伦序了。还有就是下人不能穿绸子,屠夫货郎不能穿长衫等等,不同阶层不同职业,都有限制。
其中最重要的是通过公服来确定公务人员的地位的高低、职务的大小。其颜色、面料、帽徽,绣纹等都有严格的规定,这个特别的繁琐,而且没有实物供学习,只好死记硬背下来。
再然后就是称谓礼仪,这个没什么好说的,就是根据所对应人物的身份不同而相应变换即可。
与称谓礼仪紧密相连的是拜会礼仪。这个也不是很难,一般下级对上级行拜见礼,同级之间行辑拜礼,公、侯、驸马相见行两拜礼。下级居西先行拜礼,上级居东答拜。这就和云锦及笄礼时候林氏和叶源的拜礼相符了,他们两个也是居东台阶处答拜来宾的。
平民之间相见就简单了,以长幼行礼,幼者施礼。出远门辞别时行四拜礼,近别行辑礼,这个叶家和傅家貌似都做的不太好,貌似都是手一挥就迫不及待的上马车了。
接下去就是重要场合的礼仪,第一种就是春节清明这些节日的礼仪,第二种则是诞辰礼、成人礼、婚嫁、丧葬礼仪,第三种是重要的祭祀礼仪,祭祖、祭灶、祭社。
在山上的整整一个月,云溪她们下午都是学习温习这些内容,不得不说,这东西很有用。和云溪刚开始想的规矩不说截然不同,也是大相径庭。
像云溪心里想的那些怎么坐啊,怎么走啊,怎么敬茶啊,李姑姑陈姑姑也都有教,不过都是教教就过了,并不曾严格要求她们练习,更没有拿着戒尺随时准备着。
而是将那些礼仪知识和注意事项,以及她们自己的见解和感受,都一股脑地传授给她们,时不时地抽查考核,务必保证她们都牢记于心。
“你们都小,现在可能好多都用不上,不过不要求,先记在肚里,以后啊,有你们用的着的时候。”陈姑姑叮嘱她们道,“不过有一样,你们要记住了,规矩是死的,人是活的,不能因为规矩,把自己给限制死了,灵活的运用工具才是正经。”
云溪等人:“是,姑姑!”
李姑姑:“陈姑姑说的很对,不能被规矩给限制住了,不过你们也不能太无视规矩,尤其是平常的生活中,更是不能放松自己,只有平时严格要求自己,才能养成习惯,将其成为骨子里的东西,那才算是修到家了。”
云溪等人:“好的,姑姑!”
李姑姑和陈姑姑两个性格截然不同,在季夫人那斗的不可开交,在云溪她们的课堂,两人配合的倒是十分默契,都是拎得清轻重的聪明人!就是在课后交代的时候两人总是常反调,也算是课后解压小插曲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