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实整个二月,云溪都在同土壤打交道,翻土、松土、混土、施底肥和挖排水沟。这些工作都必须要在二月里做完才成,不然等春天猛的一来,就要忙乱了。
新得的地里的土壤远没有后园里的好,不过想想就知道,后园原来基本种菜,种一茬菜施一茬肥,频率可比这种庄稼的地大多。尽管去年的时候叶家已经种了一年,然土地还是太硬,不够松软,不够肥力。
想要改变这些可不是容易的事,纵使满腔热情,想要其马上变好也是不可能的。
不过好在她现在不是城里的小园丁了,在这临着一座小山的乡下,找些腐熟的牛粪和马粪、鸡粪,或者腐烂的树叶树皮,或者动物的骨头、榨油剩下的废渣、草木灰、河沙、水苔等等材料还不算难事,况且她手里有钱,手下有人,折腾起来还是很容易的,所以在二月结束,迎春花开始鼓起花苞的时候,云溪得到了还算满意的土壤。
不过目前她也就只能从土壤的松软程度和色泽上来判断其是否何用,至于土壤的酸碱度合适不合适,就只能靠运气了。
云溪觉得运气是个不靠谱的东西,尤其是她主角光环特别不明显的时候,所以还是要想办法使其精确一点。
她知道测量PH值的试纸叫做石蕊试纸,也知道石蕊是一种地衣植物,可对这种地衣长在何方,长什么样子却一无所知,不过这没关系,她都玩出秋水仙素了,石蕊试纸又能远多少,反正又不要求多精确,只要能找到,测个大概范围就成。
说到秋水仙素,云溪也是一阵头疼,这东西虽然有用,可见效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,而且这和搞科研也没区别了,浓度多少合适需要实验,处理时间的长短需要实验,关键还没有精确的度量容器,还没有秒表,想一想吧,做化学实验需要用沙漏计时,没开始就感觉头疼了。然而有什么办法,只好硬着头皮上了,处理了之后还要长期的照顾观察,真是苦不堪言。
去年还能凑合,今年云溪折腾的比较多,估计圆圆一个人肯定扛不住,小草又一团孩气,买人把还不放心。没办法,云溪之好向云锦林氏借了大妮二妮小梅三个,来协助圆圆,反正叶家的人都不娇气,秋兰春兰一时半会也不走,就让她们先帮自己干活吧。
至于以后还不还,那就要看,她们三个是不是得力了,要是得力,云溪才不好傻乎乎地还回去,自然是买新的给她们比较划算了。
如此从二月一直忙活到四月底,云溪才将春天的活给忙差不多了。忙完那是不可能的,对于一个热爱园艺的园丁来说,除非是不可抗因素,不然,只要到花园里去,就总是能找到活干。所以云溪有时候就很是怀疑,自己到底是喜欢这个干活的过程呢?还是喜欢花儿开放的样子呢?想了很久,感觉答案更趋向于前者,这也真够让人纠结几秒钟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