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西江的百姓一半都跑到两浙,受两浙影响深远。”
“相比于投奔黄飞云和万庆,投奔主公也就水到渠成了!”
几人一番说道,马英华和柳成翔投效安逸的动机和理由,也就全了。
安逸拍板:“既然送上门来,那我就笑纳了,诸位,谁适合走一趟?”
为了表示重视和诚意,这个使者在安逸麾下的分量还不能低!
邬师道突然说道:“主公,主政一省政务,实在非属下所长,属下恳请卸任浙东布政使一职!”
以邬师道之才,担任一省布政肯定是胜任的。
但他是谋士,在安逸身边拾遗补缺出谋划策,显然更为适合。
千官易得,一谋难求。
之前没有适合的人选,让邬师道担任布政使也只是权宜之策。
现在,也的确是要让邬师道回归本职了。
“谁适合接任浙东布政使?”
“主公,属下举荐毕隽担任布政使。”徐一星见安逸看过来,急忙说出心中人选。
毕隽文武全才,以同知官职,就能统领残破的波宁府对抗豿人周奸。
上任知府又将波宁治理得井井有条,担任浙东布政使,显然是没有问题的。
浙东地理位置非常重要,可谓是安逸在东南的根基所在。
“就让毕隽担任浙东布政使,波宁知府由通判米波接任。”
“主公英明!”
官职任免完毕,邬师道请命出使西江。
邬师道才略出众,出使西江的确是最适合的人选。
料想马英华和柳成翔也不敢生出歹意,安逸同意由邬师道出使西江。
为了师出有名,安逸自任两浙总督,给了邬师道一个总督府长史兼军师将军的官职。
安逸想到了刘启胜,这可是如同张骞班超般的外交天才。
“传讯京师,看看刘启胜现在干啥,设法说服他来投。”
不过,刘启胜这人,估计是很难招揽。
安逸又想到了重生以来第一个相识的朋友。
武杨。
这家伙,之前有听过去江南什么县当什么县尉,之后安逸抛之脑后,直到现在才想起来。
应该是没在两浙。
这家伙要是在两浙,早就巴巴地找来了。
这家伙虽说喜欢贪小便宜,在大是大非上还是没问题的,也是有些谋略在身,得收入麾下也是极好的。
也是为了避免这家伙折损在这个乱世里。
-----------------
鉴湖省,延平府,和政县。
这是一个山区小县。
由于交通不便,这里极为闭塞。
由于闭塞,在战乱之时,也是人们避难的好场所。
县令武杨拖着疲惫的双腿回到家中,就看到三个大小儿女饿得呱呱叫。
“早说了,让你们先吃,不用等我!”
“国有国法,家有家规,咱家岂能没有规矩。”
妇人见丈夫回来了,麻溜地从锅里端来饭菜。
三个儿女顿时就不哭了。
老妪也精神抖擞地走到桌旁。
武杨看着饭菜的分量,苦笑道:“咱们现在还是颇有家底的,用不着这么省着吃吧?”
“人这一生,吃的东西都是有定量的,算计着吃,才能长命百岁。”
婆婆的话,媳妇深以为然。
武杨三两口吃完属于自己的一份,摸着还空荡荡的肚皮,只好无奈地灌下一大碗菜汤。
打了个水嗝,武杨想到了安逸。
这家伙,什么时候收取鉴湖省?
我已经很长时间没大块吃肉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