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路上遇到彭安的部队,一顿胖揍,打的曹家军丢盔弃甲,溃不成军。此时汪昭开城,带着主力追杀曹家军,岑壁也带领一支部队,杀向曹家军,与袁谭密切配合,把曹家军赶到莱芜。
驻守莱芜的只有几百人,被彭安的军队轻而易举的打了下来。
于禁见势不妙,逃往泰山郡,于禁心想,那里我们还有臧霸的部队呢?
谁知于禁率残兵到了泰山郡,臧霸态度倨傲,很不热情。于禁非常狼狈,无可奈何。
这臧霸是地方豪强,本位主义很高,怎么会把于禁这样的败军之将放在眼里呢?俗话说,掉毛的凤凰不如鸡,就是这个道理。
于禁没有办法,只好带着残兵败将继续南逃,一直逃到鲁县,方收住了阵脚。计点兵马,只剩下了六七千人。
此时于禁认识到自己的错误,向李典、乐进打招呼,请求他俩和他一起,在战报上签字。
这样一来,法不责众,曹操就不会拿他们怎样了?
李典、乐进没有办法,只好在战报上签了字。
曹操收到于禁发来的战报后,十分气愤,想不通于禁、李典、乐进这三员名将,竟然被袁谭打的落荒而逃,名声扫地,这是为什么?
曹操实在想不通,郭嘉分析道:“丞相,这次于禁落败,我早就料到了,但是我不想拂丞相的心意,所以一直没说。“
曹操说道:“奉孝,有话直说,没关系。“
郭嘉抖了抖袍袖,朗声道:“我估计于禁独断专行,没有听从李典、乐进的战略。李典、乐进的战略,应是东取广县,吸引袁家军主力,然后来个围点打援,消灭袁家军的主力部队。谁知这于禁刚愎自用,不纳忠言,才导致了这次惨败。“
曹操叹道:“这样下去,我们早晚要被袁绍打败。“
郭嘉听了,没有吱声。
荀攸在一旁说道:“丞相,事已至此,我看要重点防备袁军从隐蔽处杀出。“
曹操听了,认为郭嘉、荀攸说的有道理,决定采纳众文武的结论,做好与袁家军长期对抗的准备工作。
袁谭成功击退曹家军后,在青州励精图治,积极准备伐曹。
汪昭、岑壁、彭安等将领依然守在原来的城池,允许他们招兵买马,扩充实力。
老板只有信任员工,员工才会努力打工。
袁谭在青州继续进行整顿,取得了显着效果,军民同心,其利断金。袁家军在青州一带,实力迅速增强,为后来袁绍大规模攻伐曹操,作出了重大贡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