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子并未接过银子,犹豫了一下,深深看了一眼坐在床上睁着大眼睛正好奇地看着他的垚哥儿,顿了顿,说:“听村里人说,镇上出了恶事,张神医婆娘死在屋里,神医和他家小孩都不见了。”
李小花脸上青一阵白一阵,眼泪忍不住滚落了下来:“张大夫救过我娘亲的性命,是我家的大恩人。”
汉子点点头,说:“你们莫要出门。”坐了片刻,也不多话,又出去了。
又过了一日,汉子出了门。傍晚回家后,又到李小花和垚哥儿屋里,说:“我去镇上看了看,张神医家附近有几个面生的外地人在转悠,怕是歹人,镇上还莫名死了一些人。我买了一些东西,在这个包袱里,明天送你们离开,去外地避避吧。”
李小花打开包袱一看,里面有些小锅,火石,还有水壶,干粮,草药等。她赶紧取出一些碎银,打算递给汉子。
汉子推辞拒绝,说:“张神医也替我家孩子老人看过病,受过他的恩惠。”
第二天天蒙蒙亮,汉子赶着一头驴车出发了,车里藏着李小花和垚哥儿,衣服被褥,上面架了几代粮食蒙上一层油布后,又放了几捆柴,一副走远亲的样子。
一行人走了2天多,这天傍晚来到一处陌生城镇,拐到小镇一处相对偏僻的角落,进了一个小院子。院子主人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儒雅老者,汉子和老者进屋聊了半天,出来后,对李小花说:“这位王老先生是我一位远房叔伯,你们在这里先借住一阵。”
李小花牵着垚哥儿的手,就要对王老先生拜倒。王老先生一把扶起李小花和垚哥儿,笑呵呵说到:“好孩子,不用多礼。”
汉子在王老先生家住了一晚,第二天天没亮就走了,也没辞别李小花和垚哥儿。
住了几天,李小花发现,王老先生原来是个教书先生,在镇上的私塾教书。家中也就王老先生和其妻子王老太太,老太太花白头发梳得一丝不苟,一身青布衣服,面容慈祥。
可能汉子之前已交待过,王老先生夫妻并未询问李小花二人的来历,只是给二人安排了一间厢房,让他们安心住下。
小花感激老夫妻的收留之恩,这天手捧银锭,跪谢老夫妻。王老显示扶起李小花,说道:“好孩子,小花你且安心住下,银锭我且收下。以后你暂且改名王小花,垚哥儿改名王垚,对外称我的孙女孙子。平日你帮奶奶做些家务,有空闲时,和垚哥儿跟我学学写字、看书。”
小花心下感激涕零,双眸滚下泪珠,却也不敢忘了垚哥儿母亲的托付,便问起王老先生积云山在何处。
王老先生面露疑惑,手捋了捋花白胡须,沉吟了半响:“积云山,未曾听闻。你问积云山所为何事?”
“我要带垚哥儿去积云山找他的亲戚。”
“许是老朽见识浅薄,未曾听闻我大周国境内有积云山这处地名。你也别着急,容老朽也打探查找一番。”
李小花谢过王老先生,就此带着垚哥儿在王老先生家中住了下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