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衰帝被说动了心思,这才答应了赵飞燕的要求。
汉衰帝在后宫,还有民间选了三百美女,连同赵飞燕,找个良辰吉日,将这些女人打赏给了仙人!
何雨柱看到这一幕,满意地点点头,虽然是阴差阳错,但汉衰帝总是比汉文帝汉景帝他们强多了!最起码自己得到了实惠!
盘点依然在继续,接下来是富可敌国人物第四名!
沈万山是元末明初的富豪,富可敌国。沈万三可不是官员,他是名副其实的商人。民间有传说,沈万三有一个聚宝盆,不管放入什么东西都能变出珍宝,所以就成了这位“第一富豪”,其实不然,他是通过开展海外贸易赚取的巨大财富,他也算是中国历史中第一个开展海外买贸易的人。后来承包皇家工程,朱元璋修京城,沈万山承包了小一半的工程。只是沈万三太过富有了,他的财富连朱元璋都羡慕。
史料言,沈万三曾经有个教书先生,这教书先生文笔非常了得,写了一手好字,机缘巧合之下写了一篇好文章,沈万三看到后赞不绝口,大赏先生二十两银子。可别小看了这二十两,换算一下,这二十两银子差不多是明朝普通百姓一年赚到的财富。举个例子各位就知道了,小说《红楼梦》有个角色叫做刘姥姥,就是刘姥姥进大观园的那位主人公,她曾经说过二十两银子够一家四口一年吃喝不愁。沈万三随口一言包教书先生一年的口粮,着实土豪。
当然,与前面相比,这还都只是毛毛细雨。沈万三这个人喜欢交朋友,经常请客吃饭,人们进入他的府衙常常可以看到各种金银宝器,连筷子都是用羊脂玉做的,羊脂玉何其珍贵自不必说。除此之外沈万三喝酒用的也是白玛瑙做的杯子,这些都是价值连城的好东西,酒器都如此珍贵,他一顿饭能花多少钱,想必也不是我等能猜出来的。
沈万三家财万贯,民间猜测,他的所有家当全部折算成银子的话,大概有二十亿两,二十亿两什么概念?有明一代,江南各省一年的财政收入加起来不过一千多万两白银,沈万三的家当是江南各省财政收入总和的二十多倍。
曾经看过的前史节目,其中有关于沈万三的说法。按照专家的说法,如果就当时市价算,沈万三的二十亿两银子是当时国家年收入的一百倍。一个国家运转一百年获得的财富还没一个人多,这是何等概念。即使是后来的清朝,国库收益最多的时候一年也才8000万两,和珅贪了一辈子也才十个亿,沈万三靠自己的商路赚到的二十亿是何等的夸张。相信历朝历代,只要出现沈万三这样的人物都难逃一死,毕竟他真的太厉害了。明朝建国后,沈万三每年给朝廷千斤黄金,富有程度让人咋舌,更有民间传言,朱元璋的部分军队,就是靠沈万三的钱支撑的。
按照平价购买力换算一下,明朝的一两白银相当于现在的三百块,沈万三的二十亿就相当于现在的六千多亿人民币,是码云的三倍之多。
洪武三年,朱元璋大修南京,准备在南京建都,沈万三出资帮助明朝完成了南京城三分之一的修建,这部分钱全由他出。除此之外像犒劳军民,奖励制度,这些杂七杂八的费用也由沈万三出资。按照常理而言,朱元璋应该是很高兴的,毕竟有个愣头青帮他省了大力气,可前者并不这样想,欲加之罪何患无辞。朱元璋直言沈万三自己出资犒劳军队是以下犯上,因为作为一个百姓沈万三根本就没有行使犒劳的权力,这是天子应该做的事情。
值得注意的是,犒赏军队是沈万三自己主动提出的,当时朱元璋准备自己出钱奖励三军,可江南首富沈万三跳了出来,强烈要求自己主动出钱奖赏。朱元璋言自己有百万军队,质疑沈万三的能力,可沈万三偏偏说了句“愿每军犒金一两”狂妄如此。正常人都能看出来这是朱元璋有意刁难,可沈万三偏偏自投罗网。
所以被扣上了乱民罪的帽子。还好马皇后及时相劝,朱元璋才打消念头,不然沈万三的人头可保不住。不过话说回来,即使沈万三的命留了下来,但其最后也是客死他乡,被流放到云南,一代巨富就这样陨落了,着实可惜。
朱元璋看到这里皱眉不语,马皇后察言观色,笑道:“仙人说话很公平,也没说你做得不对呀,只是惋惜沈万三有赚钱的本事,不得施展而已!”
朱元璋脸色好看了许多,点头说:“嗯,皇后说得有道理,当初我生气之下,或许对沈万三确实有些过于严苛了!来人呐,笔墨伺候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