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历过这些,刘重进反而淡定了。他对于清说:“于大侠,感谢你为我所做的一切。我一个将死之人,虽然一生中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,但身为中原人,却为了一口生计去为契丹人做事,本来就已经愧对列祖列宗了,现在又为了一己之私,一时之欲念而沦为东瀛染指华夏神州的傀儡,本该以死谢罪,苟活道现在,已经很惭愧了。您就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我这种废物的身上了。”
俗话说:鸟之将死其鸣也哀,人之将死其言也善。刘重进能有这样的认识,说明他的本性还不坏。于清怎么能够眼睁睁地看他死在自己的面前而无动于衷?
因此,于清安慰道:“刘大人,蝼蚁尚且偷生,你怎么能够这样自暴自弃?你放心,只要我于清还在,就不会不管你,就是用真气为你续命我也不会让你死去。”
刘重进听了,眼圈微红,紧紧抓住于清的手,感动得说不出话来。
这时,郭荣手下的一个校尉求见。
郭荣说:“哥哥,我去去就来。”
那校尉在郭荣的耳边悄悄地说了好一阵子。
郭荣眉头紧蹙,说:“好吧,我知道了,你先回去,顺便把夫人送回去。”
那小校对刘玉霜说:“夫人请!”
刘玉霜和于清赵匡燕告别后,随小校去了。
郭荣把于清叫到门外,对他说:“哥哥,你还记得我手下的那个都头李继勋吗?”
“好像有些印象,是不是身材很魁梧的哪个?”于清问道。
“正是他,你也想不到吧!他竟然是后蜀国的左千牛卫上将军。难怪我一直觉得他深不可测,原来还真是大有来头。”郭荣说道。
“他一个蜀国堂堂上将军却屈尊在你的麾下甘愿做一个小小的都头,此人城府很深呀!”于清叹道。
“你知道他为什么会冒着如此大的风险来河东吗?”郭荣问道。
“不知道!为了什么?”于清问道。
“吐谷浑之鼎!”郭荣说道。
“又是吐谷浑之鼎!耶律德光想得到它,东瀛人想得到它,现在连蜀国也想得到它,我现在也想搞清楚这所谓的吐谷浑之鼎到底是个什么鸟样,能够让天下人趋之若鹜?”于清愤愤地说道。
郭荣说:“虽然各为其主,但那李继勋确实也是一位难得的人才!我倒是很欣赏他。言归正传,现在也不知道刘重进能不能给我们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线索。”
正说话间,刘重进竟然自己走出了门外。他对于清说道:“于大侠,我刘重进所剩时日不多了,我从惠子的口中得知李俊臣去了麟州,好像是为了乾坤玉壁。”
于清问道:“你是说乾坤玉壁在麟州?”
“应该是!”刘重进回答道。“想来李俊臣已经去麟州多日,应该有些眉目了,否则惠子不会那么急于派我去麟州接应李俊臣。”刘重进接着说。
于清听了,当机立断,说:“事不宜迟,我们立即前往麟州。”
郭荣说:“麟州那边我们没有人,行事有些不便,要不我们去奏请皇上出一道圣喻给麟州方面,我们去办事也要方便一些。”
郭荣说到这里,于清突然记起了什么,他说道:“麟州?哦,对了,麟州刺史杨弘信的女儿和我有一面之缘,我们可以去找她,至于皇上那里,我们就不要去惊动他了。现在代州战事一触即发,皇上那里有心思管这些事。”